top of page

數位時代的編舞與肉身性

本展覽「數位肉身性」從《春之祭》作為靈感序曲出發,從不同版本的《春之祭》編舞探討數位肉身性的四個面向:

一、未來身體批判性 ;

二、身體「物質性」與他者;

三、交互被動性 (Interpassivity);

四、人工智慧、大數據與身體 ;

 

最後以「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」系列,從未來AI演算法編舞的作品做為終章尾聲,回應展覽一開始的「二十世紀的《春之祭》表演錄像系列展」。

4. VS M YW & TW 26.jpg

序曲、二十世紀的《春之祭》:
表演錄像系列 序曲

 

在第一個展間內,將展出《春之祭》從尼金斯基、首督芭蕾舞團(阿美族版本)、雲門舞集、Emanuel Gat、薩維耶‧勒華Xavier le Roy到Roméo Castellucci 的無人版本《春之祭》錄像

1913年巴黎首演時醜聞般的首映式,與騷動當晚鬥爭的兩派觀眾,似乎也暗示著,當歐洲人試圖建立全球性的秩序框架時,內部暗藏著更深沈的矛盾和衝突——祭祀沒有因為科技時代的來臨而消失,現代科學並未免除人們對宇宙未知的恐懼。《春之祭》成為舞蹈史上最著名、最有影響力的舞蹈作品之一,為「反抗」和「衝突」提供了具體的印證,一百多年來,持續召喚了無數的編舞家為它重新編作屬於自己版本的《春之祭》,也標註了這趟跨越一百年來,現代人文主義對自我、他者和社群探尋的未竟之旅。

Reclining StickMan Stelarc.jpg

第一章:
未來身體批判性

舞蹈學者佛斯特(Susan L. Foster)提出「編舞」(choreography)概念,她認為「編舞」是一組透過姿勢和動作而形成的文化符碼,重新配置個人認同和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,因此,透過對身體動作的編舞操作分析,肉身的知識可以生產知識的建構,這個概念也提供了一個以「身體實踐」(embodied)的方式,來探討社會結構和個人能動性之間的關係。而戲劇學者凱斯(Sue-Ellen Case)則認為在數位藝術之中,藝術家依舊反應出當代種族、性別及殖民等批判理論議題,凱斯認為數位表演藝術是一種文化想像的科學,具有心理與情感的層面,而非只是純粹的技術,也因此數位性等同文化符碼的體現,而這樣文化研究的角度能幫助觀者更理解數位表演中的身體政治。在這個主題中,鄭淑麗、孫原、史泰拉克(Stelarc)和後藤映則( Akinori Goto)將針對情慾、性別、種族、道德邊界、暴力等議題,進行數位時代的身體探索。

2019文化測量儀2.0(三).jpg

第二章:
身體「物質性」與他者

「肉身性(Corporeality)」的拉丁文字根,有「物質性(Materiality) 」的意思,這個字與身體的關聯並非絕對的單一指涉,也因此,若從「肉身」字根中所強調的物質性作為出發點,也許能提供另一種在數位時代對身體的想像——當「人」的身體逐漸消失,「物」的可能性也就越顯得重要,以此重新省思科技與物的關係,也包含當代對新物質主義 (new materialism)的探討:以非人類中心論的概念去談物的主體性、與其他物種的溝通方式等。在此主題中,威斯特法爾(Sarah Westphal)的作品《深海之中》是一首充滿詩意的海洋史詩,將一隻放大版本的大章魚與水波暗房相對應,如女性主義科技哲學家哈洛威所指涉的「克蘇魯神話(Cthulhu Mythos)」,無可名狀的宇宙神祇,將一種通過技術合成的存在物,超越感知和認識局限,去思考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;而古勒勒.羅拉登(雷恩)  有如仿生科幻蜘蛛的「文化測量儀」,則由排灣族的紅眼巨人神話出發,對「分類」提出質疑,恰好可呼應數位時代中大數據的檢測分類之批判,回應了當下的原住民議題。

5)安娜琪舞蹈劇場-photo by  Marta Ankiersztejn_edited.jpg

第三章、交互被動性
(Interpassivity)

「Interpassivity(交互被動性)」是90年代由學者伯法勒(Robert Pfaller)所提出,用來討論現今廣泛的參與式藝術,伯法勒從互動(interactive)的字根中對行動(act)主動性的探討,來批評現今所謂的「互動(interactive)」展覽其實應該是「交互被動(interpassive)」,他認為當代貌似自由充滿平等概念的互動(interactive)、參與式(participatory)藝術,其實還是被限制在由美術館或是藝術家所預設的結構中,伯法勒進一步推展這樣的「交互被動性(Interpassivity)」其實已經滲透社會的每個角落,透過資本主義或是新自由主義來化約現代公民被制約的自由。由此觀之,驫舞劇場《看見你的自由步》以AR擴增實境重新定義觀看形式,也進一步提出對觀舞視角的挑戰;而安娜琪舞蹈劇場為本展覽因地制宜的新作「《SBx_2045》- Second Body的日常」,從建構「身體」的存在開始,經過「身體」知識的建構,學習「自然身體」結構,探討當「真實」成為虛擬與現實混織交融的環境中,觀眾與表演者的交互被動性。

locating-2000px-kim-albrecht-ai-senses_edited.jpg

第四章:
人工智慧、大數據與身體

1955年,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和認知科學家麥卡錫(John McCarthy)發明了人工智慧AI一詞,開啟對技術社會的文化想像,透過對AI的分析,理解人類未來的新生活面向、和監控與大數據對生活的可能影響。本主題展示以研究電子數據,調查隱私、安全和威脅聞名的分享實驗室(Share Lab)與「AI和演算法」相關的數位輸出,作品以細緻的樹狀分析解構AI系統的多重性,並分解「臉書演算法」,揭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絡臉書內部發生的無形生產過程,探討演算法如何定義了臉書內部新的勞動和剝削形式。在此主題中,艾伯赫區(Kim Albrecht)將我們周圍機器的傳感器數據圖像化,使人們得以了解AI如何以看見、定位、定向、聽覺、移動和触摸的方式體驗世界,並以此分析AI系統背後的演算法之邏輯,揭示演算法邏輯原則的制定如何重新詮釋了對社會控制的定義。以此概念對比當代科技發展下大數據、人工智慧和演算法所創造出來的選擇,與哈佛商學院學者祖巴夫(Shoshana Zuboff)所論述的《監控資本主義時代》、歷史學家哈拉瑞(Yuval Noah Harari)討論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結合的科技挑戰相比較,特別令人省思。

徐家輝.jpg

終章:
二十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

最後,本展覽以「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」系列作為尾聲,麥奎格(Wayne McGregor)與谷歌藝術與文化實驗室(Google Arts and Culture Lab)合作,教導AI學習舞蹈的編舞語言,讓AI編舞成為可能;而徐家輝則透過靈媒與數位技術與另一個世界溝通,讓魂魄成為虛擬化身(avatar)跳舞,想像影像與超自然的舞蹈經驗。「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」演繹了透過AI演算法編舞的新可能,回應了展覽一開始的《春之祭》表演錄像系列,從無人的劇場到人工智慧編舞與鬼魂的連結,首尾呼應,從不同面向思考數位肉身性的可能,也為此刻百家爭鳴的數位身體實驗提供了多樣化的理論和探詢基礎。

序曲
第一章
第二章
第三章
第四章
終章
  • Grey Facebook Ico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