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之祭》是二十世紀初震驚舞蹈界的前衛運動名作,編舞家尼金斯基(Vaslav Nijinsky)運用俄國神話和勞動的身體,探討了人與自然間的神秘關係,呈現一個肅穆的異教祭典:一群長老圍成一圈坐著,一位少女被要求跳舞直到死亡,她是他們用以祭祀春天之神的祭品。演出現場,史特拉文斯基(Igor Stravinsky)切分音不和諧的音樂,搭配舞者刻意拿掉芭蕾舞炫技的跳躍和旋轉,她們怪異地用力跺地、重心下沉,實驗的美學形式造成兩派觀眾的騷動——當有的觀眾想要丟雞蛋、鼓譟停止這場演出時,其他人卻為這個舞蹈和音樂的新潮流而鼓掌喝彩,而演出時的騷動愈演愈烈,最後劇院不得不動用警力把幾十名的鬧事者抬出去。
1913年巴黎首演時醜聞般的首映式,與騷動當晚鬥爭的兩派觀眾,似乎也暗示著,當歐洲人試圖建立全球性的秩序框架時,內部暗藏著更深沈的矛盾和衝突——祭祀沒有因為科技時代的來臨而消失,現代科學並未免除人們對宇宙未知的恐懼。《春之祭》成為舞蹈史上最著名、最有影響力的舞蹈作品之一,為「反抗」和「衝突」提供了具體的印證,一百多年來,持續召喚了無數的編舞家為它重新編作屬於自己版本的《春之祭》,也標註了這趟跨越一百年來,現代人文主義對自我、他者和社群探尋的未竟之旅。
2014年,在《春之祭》發表約一百年後,義大利劇場導演卡士鐵路奇(Romeo Castellucci)編創了「無人版」《春之祭》,以當代無人工廠作為隱喻,舞者消失了,作品演繹了未來城市裡無人駕駛機器的勞動狀態,彷彿就像當代Amazon用機器人來取貨、用無人機送貨的機器的現狀,而城市本身也將由機器所構成。在這「無人版」的表演中,人的缺席造成了一種獨特的異質空間——人的「此曾在」激盪出一種存有狀態(state of being),也開啟了數位時代對科技身體的思辨。
從演化的角度,人的身體一直隨著科技的改變而產生質變。法國哲學家西蒙東(Gilbert Simondon)在《技術物的存在樣態》(1958)中,探討了技術與人的身體概念,他認為必須從操作與運作過程來了解機器,而不是把機器視為一個固定存在的物體,因為一旦開始使用機器,人的身體就會成為機器運作過程的一部分,介入(intervene)成為後人類運作的條件,這些概念也呼應了女性主義學者哈洛威(Donna Haraway)探討賽伯格與身體感知的《賽伯格宣言》(1985)。而賽伯格時代舞蹈的起源,似乎與數位時代解釋舞蹈的意義有關:也許是對智人肉體逐漸消失的告別式 、對技術的恐懼、歡迎或是仰賴,因為科技越來越朝向數位化、亦或是一種新型態的賽伯格身體,在此情況下,如何重新定義身體的能動性?該如何思考數位身體的存有學(ontology)?
從上述《春之祭》的國際舞蹈脈絡起始,對應台灣二十世紀以降現代舞的發展,似乎也可以看見當代後人類表演問題意識的發端—— 台灣的雲門舞集承襲了美國現代舞的美學傳統,講求以人為中心、注重情感發展,呈現完美肢體訓練後的絕美舞蹈樣態,然而自二十一世紀以來,台灣當代舞蹈中的身體已然質變,邁向文化身體多元化性的編舞可能,既符合台灣科技島的現況,也回應了後現代主義時期紛雜的時代形貌。
《春之祭》成為本展覽思考的起始點,在《春之祭》的現代舞傳統論述中,來自人文主義的身體建構,對應了人與自然的關係,預設了現代舞中如榮格(Carl Jung)所說的身體原型(archetype),而無人版本的《春之祭》與此現代性論述不同,啟發了本展覽對數位身體性的提問:身處在科技時代、甚至是人類世的時代,數位的身體性應該如何被理解?數位時代如何解釋舞蹈的起源?在人機合體的時代中,舞蹈與地球的關係、重力、跳躍和轉身與之前有何不同?在脫離人文主義觀點思想之後,這支科技「無人」版本的《春之祭》為我們揭示怎麼樣的數位身體觀?
本展覽「數位肉身性」從《春之祭》作為靈感序曲出發,從不同版本的《春之祭》編舞探討數位肉身性的四個面向:一、未來身體批判性 ;二、身體「物質性」與他者;三、交互被動性 (Interpassivity);四、人工智慧、大數據與身體 ;最後以「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」系列,從未來AI演算法編舞的作品做為終章尾聲,回應展覽一開始的「二十世紀的《春之祭》表演錄像系列展」。
第一章、未來身體批判性
舞蹈學者佛斯特(Susan L. Foster)提出「編舞」(choreography)概念,她認為「編舞」是一組透過姿勢和動作而形成的文化符碼,重新配置個人認同和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,因此,透過對身體動作的編舞操作分析,肉身的知識可以生產知識的建構,這個概念也提供了一個以「身體實踐」(embodied)的方式,來探討社會結構和個人能動性之間的關係。而戲劇學者凱斯(Sue-Ellen Case)則認為在數位藝術之中,藝術家依舊反應出當代種族、性別及殖民等批判理論議題,凱斯認為數位表演藝術是一種文化想像的科學,具有心理與情感的層面,而非只是純粹的技術,也因此數位性等同文化符碼的體現,而這樣文化研究的角度能幫助觀者更理解數位表演中的身體政治。在這個主題中,鄭淑麗、孫原、史泰拉克(Stelarc)和後藤映則( Akinori Goto)將針對情慾、性別、種族、道德邊界、暴力等議題,進行數位時代的身體探索。
第二章、身體「物質性」與他者
「肉身性(Corporeality)」的拉丁文字根,有「物質性(Materiality) 」的意思,這個字與身體的關聯並非絕對的單一指涉,也因此,若從「肉身」字根中所強調的物質性作為出發點,也許能提供另一種在數位時代對身體的想像——當「人」的身體逐漸消失,「物」的可能性也就越顯得重要,以此重新省思科技與物的關係,也包含當代對新物質主義 (new materialism)的探討:以非人類中心論的概念去談物的主體性、與其他物種的溝通方式等。在此主題中,威斯特法爾(Sarah Westphal)的作品《深海之中》是一首充滿詩意的海洋史詩,將一隻放大版本的大章魚與水波暗房相對應,如女性主義科技哲學家哈洛威所指涉的「克蘇魯神話(Cthulhu Mythos)」,無可名狀的宇宙神祇,將一種通過技術合成的存在物,超越感知和認識局限,去思考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;而古勒勒.羅拉登(雷恩) 有如仿生科幻蜘蛛的「文化測量儀」,則由排灣族的紅眼巨人神話出發,對「分類」提出質疑,恰好可呼應數位時代中大數據的檢測分類之批判,回應了當下的原住民議題。
第三章、交互被動性(Interpassivity)
「Interpassivity(交互被動性)」是90年代由學者伯法勒(Robert Pfaller)所提出,用來討論現今廣泛的參與式藝術,伯法勒從互動(interactive)的字根中對行動(act)主動性的探討,來批評現今所謂的「互動(interactive)」展覽其實應該是「交互被動(interpassive)」,他認為當代貌似自由充滿平等概念的互動(interactive)、參與式(particiipatory)藝術,其實還是被限制在由美術館或是藝術家所預設的結構中,伯法勒進一步推展這樣的「交互被動性(Interpassivity)」其實已經滲透社會的每個角落,透過資本主義或是新自由主義來化約現代公民被制約的自由。由此觀之,驫舞劇場《看見你的自由步》以AR擴增實境重新定義觀看形式,也進一步提出對觀舞視角的挑戰;而安娜琪舞蹈劇場為本展覽因地制宜的新作「《SBx_2045》- Second Body的日常」,從建構「身體」的存在開始,經過「身體」知識的建構,學習「自然身體」結構,探討當「真實」成為虛擬與現實混織交融的環境中,觀眾與表演者的交互被動性。
第四章、人工智慧、大數據與身體
1955年,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和認知科學家麥卡錫(John McCarthy)發明了人工智慧AI一詞,開啟對技術社會的文化想像,而本章節透過對AI的分析,理解人類未來的新生活面向、和監控與大數據對生活的可能影響。在此主題中,展示了以研究電子數據,調查隱私、安全和威脅聞名的分享實驗室(Share Lab)與「AI和演算法」相關的數位輸出,作品以細緻的樹狀分析解構AI系統的多重性,並分解「臉書演算法」,揭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絡臉書內部發生的無形生產過程,探討演算法如何定義了臉書內部新的勞動和剝削形式。而艾伯赫區(Kim Albrecht)將我們周圍機器的傳感器數據圖像化,使人們得以了解AI如何以看見、定位、定向、聽覺、移動和触摸的方式體驗世界,並以此分析AI系統背後的演算法之邏輯,揭示演算法邏輯原則的制定如何重新詮釋了對社會控制的定義。以此概念對比當代科技發展下大數據、人工智慧和演算法所創造出來的選擇,與哈佛商學院學者祖巴夫(Shoshana Zuboff)所論述的《監控資本主義時代》、歷史學家哈拉瑞(Yuval Noah Harari)討論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結合的科技挑戰相比較,特別令人省思。
終章:二十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
最後,本展覽以「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」系列作為尾聲,麥奎格(Wayne McGregor)與谷歌藝術與文化實驗室(Google Arts and Culture Lab)合作,教導AI學習舞蹈的編舞語言,讓AI編舞成為可能;而徐家輝則透過靈媒與數位技術與另一個世界溝通,讓魂魄成為虛擬化身(avatar)跳舞,想像影像與超自然的舞蹈經驗。「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」演繹了透過AI演算法編舞的新可能,回應了展覽一開始的《春之祭》表演錄像系列,從無人的劇場到人工智慧編舞與鬼魂的連結,首尾呼應,從不同面向思考數位肉身性的可能,也為此刻百家爭鳴的數位身體實驗,提供了多樣化的理論和探詢基礎。
參考書目
Case, Sue-Ellen. 2006. Performing Science and the Virtual. New York & London: Routledge.
Donna Haraway. 1991. “A Cyborg Manifesto: Science, Technology, and Socialist-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,” from Simians, Cyborgs, and Women: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. New York: Routledge, 1991, pp. 149-181.
______. 2016.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: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. Duke University Press.
Foster, Susan Leigh.1998. "Choreographies of Gender." Signs 24, no. 1 (1998): 1-33.
Harari, Yuval Noah. 2018. “Part I: The Technological Challenge,”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. Random House.
Pfaller, Robert. 2017. Interpassivity: The Aesthetics of Delegated Enjoyment.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.
Simondon, Gilbert.1958. Du mode d'existence des objets techniques (Méot, 1958; second ed. Paris: Aubier, 1989)
Zuboff, Shoshana. 2019.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. PublicAffairs.
A. 《春之祭》舞蹈錄像系列展 “The Rite of Spring” Series
- 米莉森特.哈德森 Millicent HODSON
- 李淑惠 LEE Shu-Hui
- 林懷民 LIN Hwai-Min
- 艾曼紐.蓋特 Emanuel GAT
- 薩維耶.勒華 Xavier LE ROY
- 尼古拉斯.克洛茨x羅密歐.卡士鐵路奇 Nicolas KLOTZ x Roméo
B. 孫原 SUN Yuan, 《執怨者不怠》 "The Grudge-Bearer Never Rests"
C. 史泰拉克Stelarc
-《再連線/再混合:肢解身體》 “Re-Wired / Re-Mixed: Event for Dismembered”
-《棒肢人/迷你棒肢人》 “StickMan / miniStickMan”
-《斜躺棒肢人》 “Reclining StickMan”
D. 後藤映則,《BALLET #01》 Akinori GOTO, “BALLET #01”
E. 蘇威嘉,《看見你的自由步》 SU Wei-Chia, “FreeSteps AR Yours”
F. 安娜琪舞蹈劇場,《SBx_2045 - Second Body的日常》
Anarchy Dance Theatre, "SBx_2045 - Daily Life of Second Body"
G. 莎拉.威斯特法爾,《深海之中》
Sarah WESTPHAL, “The Sea Within - The See Within”
H. 徐家輝,《極黑之暗:遊戲演示版 2021》
CHOY Ka-Fai, "Unbearable Darkness Game Demo 2021"
I. 韋恩.麥奎格x谷歌藝術與文化實驗室,《活檔案》
Wayne MCGREGOR x Google Arts & Culture Lab, “Living Archive: An AI Performance Experiment”
J. 共享實驗室 SHARE Lab
- 解剖人工智慧系統 “Anatomy of an AI System”
- 臉書演算法工廠 “Factory Algorithmic factory”
K. 鄭淑麗,《UKI virus rising》 CHEANG Shu-Lea, “UKI virus rising”
L. 古勒勒.羅拉登(雷恩),《主動式-文化測量儀(二)》
Kulele RULADEN, “Proactive - Cultural Measuring Instrument II”
M. 金.艾伯赫區,《人工感官》 Kim ALBRECHT, “Artificial Senses”